为规范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评阅工作,根据《惠州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2017年修订)》通知要求,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决定本届毕业论文取消答辩环节,采用论文系统评阅方式进行。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我院决定在行政管理、法学、社会工作三个专业采用论文评阅方式,历史学专业定于2020年5月17日进行线上毕业论文答辩。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答辩评阅领导小组
组长:李实 蒋炜
副组长:郭平兴 张小平 周巍 罗传宝
办公室主任:范思婕
成员:宋作海 陈新华 邓芳 包国滔 王秋花
行管专业评阅委员会成员:
宋作海 李文珊 李远 曾平辉 张菊梅 彭小丁 厉进伟
法律专业评阅委员会成员:
陈新华 蒋炜 董立山 易清 袁文峰 李铁喜 李才锐 宋振凌 凌洪斌 吴春萌
历史专业答辩评阅委员会成员:
包国滔 张小平 郭平兴 徐旭阳 万齐洲 李椿浩 陈友乔 穆静
社工专业评阅委员会成员:
王秋花 周巍 柳春慈 樊秋丽 李博强
二、时间
评阅时间定于2020年5月5日—17日,线上答辩时间定于2020年5月17日上午8点进行,答辩评阅分组详见下表分组。
三、论文答辩要求
(一)答辩程序
1 答辩评阅资格审查
凡参加答辩评阅的毕业论文在规定时间完成后,交各系答辩评阅委员会通过后,其论文经大阳城集团娱乐手机下载版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后,方获得答辩评阅资格;然后进入公示环节。
2 毕业论文答辩评阅
毕业论文经学院形式审查通过后,由各系根据毕业生人数分别组成的答辩评阅小组主持答辩评阅并以公开的形式进行。答辩评阅前,班长先将毕业论文电子版收齐发给各组组长,供答辩评阅老师使用。各答辩评阅小组成员必须详细审阅每个毕业生的论文材料,初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参加线上答辩的专业老师还需准备3个答辩问题,为线上答辩作好准备。答辩时,由学生陈述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约5分钟),并回答其论文评阅教师的提问(约5分钟),每个学生答辩时间约10分钟。答辩过程要作好答辩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3 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对应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和评语相结合,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占30%)和论文质量成绩(占70%)按相应比例折算后相加值。其中,平时成绩评分以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为依据, 论文质量成绩评分以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的评分平均分成绩为依据,由于疫情影响,学校教务处取消本届毕业生论文答辩环节,故采用线上答辩的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成员按百分制无记名评分,然后取平均值进行评定,最后加总到评阅老师评阅成绩。
4月20日前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在指定的时间提交到大学生论文系统,由指导教师审阅并在学生的成绩评定表上填写评语和评分。
5月5日—17日前各答辩评阅小组组长须组织本组教师对本组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并在学生的成绩评定表上填写评阅教师意见。
答辩评阅结束后,应举行专题会议,按学校的统一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各系对各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论文进行审定,并提交最后名单给学院,最终确定成绩并向学生公布。答辩完成后,学生根据答辩老师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最终定稿和其他表格,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双面打印1份上交学院存档(含电子档)。
(二)实施办法
1 本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评阅工作由院长和分管副院长统筹安排,院行政办、院教务办具体实施。各系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应在各系主任的领导下进行。
2 各系主任的职责:根据毕业生人数的多少,成立若干个答辩评阅小组,每个答辩评阅小组设组长1名,成员3-5名,答辩评阅老师与所指导的学生采取回避原则。线上答辩每组设学生答辩秘书2人,负责记录答辩内容。
3 答辩评阅小组长的职责:分配本组论文评阅工作,安排答辩评阅程序,主持答辩评阅过程,组织答辩评阅老师评定学生成绩并写出评语。答辩评阅过程如遇到争论问题由答辩评阅小组长向本系主任提交并由系主任组织相关人员会审裁定,如系主任裁定困难可提交学院答辩评阅领导小组会审裁定。
4 本学院本学年度毕业论文评阅时间定于2020年5月5日—17日,线上答辩时间定于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上午8点正式开始。原则上要求所有被安排的答辩评阅老师不得以各种理由推脱,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请提前五日向院办请假。且线上答辩老师(含外聘)不得中途退场,否则取消答辩老师资格。
(三)线上答辩规定
1 线上答辩进程:
(1)答辩小组书记员宣布答辩人姓名及题目---学生陈述---答辩小组提问(不少于3个)---学生回答----答辩小组评分
(2)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指导教师不得对被指导学生提示
2 建立二次答辩评阅制度
凡是第一次答辩评阅不能通过者,由答辩评阅小组提出,本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决定,进行二次答辩评阅。二次公开答辩评阅由学院各系答辩评阅委员会主持,在组织二次公开答辩评阅前要发布公开答辩评阅会信息,将公开答辩评阅会向各系学生开放。二次答辩评阅时间一般在第一次答辩后一周内进行,评定成绩只能为中等(含)以下。
3 各答辩评阅委员会要严格执行答辩程序评分标准及质量标准,规范审阅评阅答辩等环节。毕业论文评语要具有针对性,严禁多人评语雷同现象的发生。评分要严格标准,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并与评语相吻合。
4 毕业论文的成绩通常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优秀一般不超过10%,优良率不超过45%。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线上答辩小组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严把质量关。
四、论文答辩的后续工作
1.答辩评阅后,各系负责人推荐本专业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把名单报给各专业答辩秘书。
2.各指导老师负责整理本指导学生的成绩录入以及论文收集整理等后续工作。
3.5月20日前,由各专业答辩秘书汇总填写《惠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评价结果统计表》。
五、注意事项
1 学生不得无故缺席,因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或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考试与线上答辩时间冲突者,可凭相关证明向各系总负责人请假,总负责人同意后另行安排时间线上答辩。
2 学生答辩完填好【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质量评价表】统一发给班长收集。
3 班长负责统一收集《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于答辩开始前给各组书记员。
六具体分组
(一)行管专业:总负责人 宋作海
第一组:
组长:宋作海
组员:康钦春 陈曦
学生:林思琦 朱尚东 黄婉玲 田雅斓 严泳珊 张丽琳 张晓文许佳璇
马玉凤 马钟哲(辅修)
第二组:
组长:李远
组员:张菊梅 张家全
学生:韦嘉纯 梁永豪 翁嘉润 刘柑萍 杨楚君 梁镇东 方佳勉 谢丽娜 方敏玲 黄燕雪
第三组:
组长:李文珊
组员:厉进伟 罗向菲
学生:郑叶如 钟楚仪 陈树腾 陈其宁 杨彩燕 郑锐娜 李奕璇 吴楚滨 黄彬琨 李强 张燎明(辅修)
第四组:
组长:曾平辉
组员:彭小丁 申滢
学生:许美欣 梁梓洋 赖荣斌 张誉馨 张惠婷 陈玉嫦 周淳佳 丁舒婷王政烜 吴权发
(二)法律专业:总负责人 陈新华
第一组:
组长:易清
成员: 臧博 李才锐 宋振凌
学生:巫珊 陈林敏 黄春微 冯毓莹 李瑜瑜 程舒洁 何团忠 邓琪琪 吴燕如
吴婉怡 徐珊珊 唐婉婷 占思雨 梁又丹 李诗华 吕文富 刘辉 陈洁
刘晓丹(辅修)曹谌(辅修)
第二组:
组长:董立山
成员:王鑫 吴春萌 杨云君
学生:张土莲 许丹妍 陈挥镜 陈美琪 林丹纯 陈槟槟 康洋颖 纪静纯 王树芳 谢锐锋 刘宇舒 李皓 林佳妮林丽满 李智森 潘家满 陈晓媚 叶洪豪
高林莅 陈泽惠 陈仁满(辅修)
第三组:
组长:陈新华
成员:邓芳 付丽宁 胡黎莉
学生:信明涛 聂志贤 黄洁莉 郭曼曼 冯培桩 王耀辉 吴旖旎 丁惠珊 潘丽诗 胡昶成 罗玉平 彭帆影 陈垚方 唐海珊 陈敏睿 郑晓丹 梁思婷 李煜杰 张沅琪 韦锆纯 吴健敏 高衔宜 蔡家星 苏伊玲(辅修) 高袆程(辅修)
第四组:
组长:袁文峰
成员:李铁喜 凌洪斌 谢文俊
学生: 梁彩园 林铱蔓 何恭楠 石明 郭圳城 谢盛雄 罗露 朱晓君 陈静雯 罗敏 梁毅林 林晓晴 钟秀苗 田小丹 钟文昌 张蓝月 薛怡贤 黄思洁 高海薇 陈洁玲 廖凯雯 廖穗峰(辅修)
(三)历史专业:总负责人 包国滔
第一组:
组长:郭平兴
成员: 陈友乔 简小波 张强 张正凯
学生:陈晓萍 黄 蓉 刘晓丹 王佳琳 刘桂平 黄晓晴 朱海怡 林义伦
李培健 何文龙 谭扬虹 杨沐锟 刘嘉媚
书记员:陆家雯 练雪莹
第二组:
组长:张小平
成员:李椿浩 包国滔 张泰山 邓文明
学生:张丹媛 陈艳 马如萍 游媛 陈凯丽 谭师缘 陈容姬 梁争旭
黄美洁 黄泳璇 叶佳佳 马楚君 林晓怡
书记员:陈茵茵 丁梓宜
第三组:
组长:徐旭阳
成员: 万齐洲 周厚清 尚平 胡文根
学生:徐欣婷 张洁润 刘少坚 张晓慧 彭晓玲 李欢欢 张钟磊 马玉珍
万镇贤 周媚 谢彭恩 吴梦钒 赖欢欢
书记员:陈贞润 罗文利
(四)社工专业:总负责人 王秋花
第一组:
组长:周巍
成员:樊秋丽 陈澄
学生:纪彤 翁华敏 张楷芹 邹伶俐 殷可儿 肖惠元 刘诗琪 许金婷
李少珊 刘冉 陈紫琳 李凤娟 吴曼荧 何梓健 韩煜橙 林思程
刘静莹 徐琪琪
第二组:
组长:王秋花
成员:柳春慈 李 开
学生:陈育梅 何肖杰 张舒敏 宋宇平 耿晓捷 方虹 余玉欣 黄桂珠
邱文丽 于敏 陈建妃 巫平海 詹思瑶 郭楚曼 余桂霞 陈丹青
七后勤保障组:
组长:范思婕
老师:陈会容 郭琛 罗薇 陈曦 焦一娟 吴桂碧
职责:
1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联系师生。
2 通知各班级学生按时参加答辩评阅工作,组织安排记录员,做好答辩资料记录资料汇总工作。
政法学院
二〇二〇年五月六日